English

文化的命运

1999-05-13 来源:光明日报 钟年 孙秋云 我有话说

前不久,我们到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几个县走了走,因自己专业兴趣的关系,所到之处,都免不了特意去寻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可结果却常令人失望,至今想起犹时感怅然。

在来凤县,我们得到了一本1990年版的新县志。翻到“文物古迹”一章,在“古建筑”条目下写着:“古书院———解放后本县尚存朝阳书院、桂林书院的主体建筑。朝阳书院大殿于1984年拆毁,现仅存桂林书院,……其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仍可见当年风貌,今为百福司中学学生宿舍。”“古宫观寺庙———本县原佛、道教建筑物极多,……现仅存百福司镇上街的万寿宫。”百福司正是我们这次考察的重点,于是,一到达百福司镇,我们就急急忙忙去寻访这些本县“仅存”的古建筑。

沿着镇上的长街走了不近的路来到中学,却被告知桂林书院已经拆除,其遗址现为热闹的建筑工地。而万寿宫即镇政府所在地,也在90年代初被拆,我们目前看到的是一栋颇有气势的办公大楼。问及这些古建筑拆除的原因,回答说是要搞经济、换面貌,原有的房屋陈旧破损,已不适应今日的需要。

在宣恩县,我们的寻访有着类似的遭遇。新县志中列为古遗址首位的施南土司治所,位于距离县城11公里的水田坝村,据说尚存木质结构的王宫建筑及一些精美石刻。可村里的书记带我们沿田间小道行数里,看到的却只是几片残砖剩瓦。原来不久前住在这的几户村民为翻盖房屋而将其破坏。一位住户对我们说,政府又不给钱维修,而居民要住新房,只能自己改造了。回到县里,我们颇当一回事地向有关部门反映遗址被毁的情况,不想听到的回答却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毁了就毁了吧。”

是的,毁了确实没有什么办法了,文物古迹就像自然界中的珍稀物种,灭绝了就不可能再恢复。问题是对这类毁坏行为为何不预防和制止呢?当然文化部门也有自己的苦衷,来凤县文化局和民委的同志就曾对拆除桂林书院和万寿宫的事进行过干预,但各级政府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文化事业的拨款既少,对文化部门的呼吁也缺乏关注。当文化与经济被摆在二择一的位置上时,文化就只有为经济让路了。

幸而我们在这次鄂西之行中还看到了一线文化振兴的希望。许多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在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孜孜于文化的保存、整理和研究;一些有眼光的政府领导也尽自己所能给文化事业以应有的支持。在来凤,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告诉我们,他们正在积极筹措资金,以尽快将凝聚着几代文化工作者心血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公开出版。若说文物古迹是有形的文化遗产,则这类民间文学作品就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后者也是我们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然,我们还是要说,如果有形的文化和无形的文化都能保存下来并完好地传给我们的子孙,那将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